清清流的额尔齐斯河在线阅读 第441章(第1页)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郑时安还是嘉陵江边一个小山村的野孩子。
那天放学回家后,母亲拿出一封电报,说是父亲打回来的,让他念给她听。
“淑芬吾妻:请携春花、时安速来新疆定居。”
“啥子意思哦?”
母亲还没明白过来。
“幺爸喊我们全家都到新疆去!”
看完电报内容,郑时安也有些惊讶。
在郑时安刚懂事的时候,父亲就“跑江湖”去了,从知晓1+1=2到初中快毕业,从懵懂童稚到青春少年,对父亲的认识和记忆就是那些不定期的信件和二三十不等的汇款单。
虽然见面次数少,但父亲伟岸的形象始终印刻在郑时安的脑海中,即使要承担与年龄不相符的挑水、挑粪这样的重活,即使肩膀会被磨出血泡,郑时安依然想不起埋怨父亲。
山村的孩子,谁不早早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呢?
况且父亲寄回的钱,相比那攒了十几天的十个鸡蛋鸭蛋、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能拿到集市换回的一两块钱,己是巨款,每学期5元钱的学费,只有靠父亲寄回的钱解决。
并且每当播种、收获季节,父亲可能还会赶回来,带回来稀罕的糖果、饼干,并用他硬茬茬的胡须使劲摩擦郑时安的小脸,首到他忍受不住痛痒而告饶。
那时郑时安还太小,不懂“跑江湖”是什么,其实那是逼不得己外出讨生。
在那个小山村里,世世代代守着祖房、日日夜夜伴着祖坟才是正道,只有那些犯了事的“二流子”或者被族人鄙弃而难以立足的,才会去“跑江湖”,相当于西处要饭的“讨口子”,也就是乞丐——那是人们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最后努力,犹如山上的野物,生存没有任何保障、不会具有一丝尊严。
但郑时安从不认为父亲像“讨口子”,相反,他很崇拜父亲。
父亲是因为与邻家一点纠纷而被迫离开的,两家人就为了几棵竹子的归属问题而吵起来,并且动了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