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带着房子回古代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53章 恶劣天气(第2页)

可看着这大雨,江棠棠猜测越往后会越冷,也顾不上会浪费财政收入,先安排了人建难民收容所,修火炕。

为了难民所以后还能用,江棠棠按照现代员工宿舍那样来建。

如果今年出现极端天气,这个难民所就是官府安排来收容难民,帮助难民渡过难关的。

但若是并没有出现极端天气,修的房子也不会浪费。以后就在边上修作坊,这房子用来给工人住。

难民所除了修建在城郊外,还修了一个在博山脚下。

不管是挖水渠,疏通河道的工人,还是修建房屋,垒火炕的工人,都只能冒雨干活。

为减少工人生病,江棠棠在空间里种了好几亩地的生姜。

每个干活的工人,上工前都会发一碗生姜水,下工回来,也会发一碗。

在现代,生姜是十分常见的调料。

但在这个时代,生姜是被当成药的。普通人家并不会种生姜,而用生姜当调料,也是大户人家的专利。

工人们觉得这两碗生姜水的价值,简直超过了他们所得的工钱。

实际上,这生姜水的价值也确实超过了每天十几个铜板,几个杂粮窝窝头的价值。

这些天天冒着雨干活的工人,不但没有生病,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的身体更好了。

一时间,去渤海郡、岭南等地挖沟渠,疏通河道的活计成了香饽饽。

许多人都找人打探,官府还招不招人。

江棠棠在招工方面,一直秉承着优胜劣汰的原则。

她会尽可能地给工人提供好的条件,但同样的,偷奸耍滑,磨洋工混日子的工人,也会被剔除掉。

剔掉干活不合格的工人,换上新的,然后继续原先的优胜劣汰原则。

这样的用工机制,让干活的工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,各地疏通河渠,修建房屋的工期,都没有被天气影响工期。

“陆夫人真乃神人也!”

几个从京里逃来的京官看着新修起来的房屋,眼里满是惊叹。

这样大的房屋,以前在京城少说也有三五个月。可是这才多久?不过大半个月,居然就修要上梁了。